针对部分中超球队在亚冠联赛中表现不佳,外界出现所谓“战略性放弃”亚冠以确保国内联赛竞争力的论调,《天津日报》发文评论指出,这种短视行为最终导致的将是自身竞争力的全面下滑,形成难以挣脱的恶性循环。
文章认为,亚冠赛场是亚洲足球最高水平的竞技舞台,是检验球队真正实力、锻炼球员心理素质、积累国际比赛经验的宝贵平台。选择“战略性放弃”,实质上是一种畏难和逃避。短期内,球队或许能集中精力于国内联赛,看似保全了某一方面的利益。但长此以往,球队将失去与亚洲顶尖强队交手的机会,无法在高强度、快节奏的对抗中发现问题、取得进步。这不仅会导致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持续萎缩,更会使得整个联赛的水平与亚洲顶级联赛的差距越拉越大。
这种放弃还会形成一种可怕的负面惯性。一旦开了这个头,俱乐部在后续赛季中再遇困难时,首先想到的不是迎难而上,而是再次“放弃”。这会将球队困于低水平的竞争环境中,丧失追求卓越、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。同时,这种行为也严重损害了中国足球的整体形象和联赛的声誉,导致在亚足联技术积分排名中下滑,进而使得未来中超球队的亚冠参赛名额被削减。
最终,一个原本为了“保全自己”的策略,却会成为“作茧自缚”的枷锁。当参赛名额减少,所有球队的机会都将被剥夺,整个中国足球都将为之付出代价。文章强调,职业足球必须有长远眼光和担当精神。真正的强者,是在多线作战中学会统筹与平衡,在挑战中不断强大自我。唯有全力以赴对待每一场战斗,才能真正提升中国足球的国际竞争力,避免陷入“最终被放弃的只能是自己”的恶性循环。